-
广州养老院"一床难求"? 养老院院长:不存在这种情况
作者:康尔乐养老床作者:康尔乐护理床日期:2016年07月26日 (编辑整理:康尔乐多功能护理床)广州养老院入住轮候平台人数众多, 但有养老院院长称“207人办理轮候仅31人入住”
“广州市老人院目前有198位老人在线轮候中,最高峰时同时有600多个人在排队。”7月20日上午,在工作间歇,广州市老人院副院长刘联琦随手打开了广州市公办养老机构入住评估轮候网上办事平台(以下简称“轮候平台”),查看当前轮候人数。
康尔乐多功能护理床报道,目前轮候平台在线轮候人次已超3000人,而六家仍在建的公办养老院的轮候人次亦超过了2000人,由此引发舆论对养老院是否“一床难求”的担忧。
面对提问,刘联琦肯定地表示,不存在“一床难求”的情况,在过去两年多时间里,有472位老人通过轮候平台入住该院,“从这两年的经验看,在轮候的老人最迟一年半也能住进来。”
随着“银色浪潮”的到来,养老越来越成为大众关心的话题。目前广州市公办养老院的入住情况怎么样?广州养老的真正“困局”何在?出路又在何方?
孤寡老人一个月可入住
“一开始没有打算让我爸去养老院,但他居然背着家里人自己去了养老院察看,回来就让我们把他送到那儿去。”和往常的周末一样,广州市民王女士提着水果和便当来到广州海珠区社会福利院,看望在这里颐养天年的父亲。
架不住父亲的数次请求,在考察了好几家养老院后,王女士为父亲选择了离家较近的海珠区社会福利院,在轮候平台进行了登记。很快,王女士就接到了轮候评估的通知,“我爸手臂有点儿残疾,被划分到了优先通道,没几个月就入住了。”
不过,和王女士父亲走优先通道的几个月轮候相比,广州市民赵先生的母亲在普通通道中等待了近两年。
2014年年初,赵先生就在媒体上看到了公办养老机构轮候平台的报道。他在轮候平台上为母亲申请了两家养老院,“等了快两年,去年底才接到评估通知。”
这与轮候平台的数据大致吻合。记者登录轮候平台查询发现,当前三个轮候通道排队的人中,特殊通道6人、优先通道64人,普通通道则高达3294人。
事实上,多家公办养老机构负责人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作为履行政府保障托底职能的养老机构,工作重点在首先保障特殊通道和优先通道人群的养老需求,因此,这两个通道的周转期较快。
“越秀区所有三无孤寡老人,只要需要入住养老机构的,没有问题的一个月就能住进来。”越秀区东山福利院院长汪世灏称,除了患传染病等按规定不适宜入住养老院的情况外,在该院特殊通道和优先通道轮候的老人基本能保证全部进来。优先通道的一个季度内能够进来。
据悉,在建的六家公办机构的轮候总人次已经高达2785名。“这样可能会有‘一床难求’的印象,但那些轮候在建养老院的,多半排队观望,肯定都不是有紧急需求的。”汪世灏肯定地说。
广州市老人院副院长刘联琦则告诉记者另两组数字:该院1200个床位,85%以上都是失能半失能的老人,该院每年约有100多个床位空出来,反映到轮候平台上年均可消化约150多人次。
207人轮候仅31人入住
“从2014年1月20日实行老人入住轮候制度至今,我们先后办理轮候老人207人,最后实际入住的有31人。”广州荔湾颐乐园园长张家奇介绍,该园平均每月办理轮候人数仅7人,筛减未入住轮候名单176人后,实际的入住率仅有15%。
康尔乐多功能护理床认为:这一方面是由于相当一部分老人在评估后决定放弃床位。“他们大多是抱着先排队的心态,真正通知其进行评估时才会考虑是否入住。”另一方面,园方认为,评估系统固有的流程设置也直接导致了床位周转极慢。
“这个工作系统是出于保证公平的考虑,只有先做好第一个床位的评估,等其回复来或者不来,才能进行下一个的评估。”颐乐园负责人之一彭燕飞告诉记者。
每一个床位的评估期是五天,有些比较干脆的,通知过来评估之后,两三天就回复说不来了,有些却要和家属一再商量,“虽然是规定五天评估期,但人毕竟是弹性的,老人说儿子出差还没回来,稍等两天行不行,我们也不能说不行是吧。”她无奈地告诉记者,该园平均每月只能办理七个轮候的老人入住,“这只是办理评估,实际上入住的还没有这个数,床位周转极慢。”
康尔乐多功能护理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