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好的增加养老金为何力不从心
作者:康尔乐养老床作者:康尔乐护理床日期:2016年06月19日 (整理编辑:康尔乐护理床)今年3月,中央公布“2016年上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6.5%”后,各地迟迟未出台相关文件。近日,记者调查发现,除上海市已从6月15日起将涨幅略高于6.5%的养老金发放到位外,全国其他的省、市、自治区至今未明确落实时间
退休人员年年增加养老金,这在近十年来的中国已成一个“惯例”,一般养老金增幅都能在10%左右,且在春节前能够如愿。但今年却出现了变化,即使是上海,虽然已经成为事实,但拖拖位拉直到年中才兑现。养老金发放出现的变化,向社会发出了一个信号,养老金每年都有增加这个“惯例”,很可能要“惯”不下去了。
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年年有增加,这个“惯例”之所以形成,其原因是中国的退休人员以他们在职时单位性质的不同分成了两种人,即企业退休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而企业退休职工的养老金普遍低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这种不合理的双轨制引起了企业退休职工的强烈不满,才形成了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年年增加的“惯例”。
康尔乐护理床分析认为:每年必须为企业退休职工增加养老金的惯例,已经让养老金的发放显得有些力不从心。特别是在当下,随着经济增速的下降,政府为了减轻企业压力,为企业少缴养老金开了口子,而这又意味着政府财政必须为养老金及时足额支付提供保证。承受养老金双轨制代价的,不仅是企业退休职工,还有政府。对于政府来说,是否要按惯例提高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已经成为一个左右为难的选择题。
2015年1月,国务院决定从2014年10月1日起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建立养老保险制度,实行与企业职工相同的“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模式,养老双轨制开始改革。这是一次对前期改革失误的纠偏,也是一次迟到的改革。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人社部、财政部的通知明确,今年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提高6.5%左右,是把企业退休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放在一起说的。在上海实施的方案中,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增加比例为平均4.5%,看上去低于企业退休职工,但由于其原有养老金基数远高于企业退休职工,因此即使上涨比例较低,从能够得到的绝对数来看,仍然远远高于企业退休职工。
新一轮改革的目标就是要让绝大多数人享受到改革带来的利益,而要实现这个目标,政府必须确立公平行政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