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版 全国热线:0317-2280476 2280637 欢迎您访问康尔乐官方网站!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行业新闻

养老不“挪窝” 仍需顶层设计

作者:康尔乐养老床作者:康尔乐护理床日期:2016年07月04日

养老不“挪窝” 仍需顶层设计

  (编辑整理:康尔乐护理床)近日以北京市石景山区的“乐龄老年社会服务中心”为典型,描述了社区老年服务的现状。根据报道,这种“乐龄模式”把养老站植入社区之中,既方便家人探视,也让老人可以不离开熟悉的环境,很受老人及其家属的欢迎。

  但是,由于资金成本和人力成本的限制,社区养老站内无力设置医护室,即使是输液这种简单的医疗措施,也不能在养老站进行,必须“挪窝”去医院。记者就此提出了一个问题:养老站老人为什么被迫“挪窝”,缺人、缺钱、缺政策?

  我们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首先要肯定的是,“乐龄模式”进行的老年服务的社区化探索,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联合国倡导的“原址安老(Aging in Place)”是当今世界老年服务发展的大趋势。相关的国际经验强调的是:尽可能让老人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度过晚年。具体而言,就是老人的家庭以及所在的社区。

  社区服务,是针对部分失能的老人的,国际上流行的是“日间照护”,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托老”服务:白天送到社区的日照中心,晚上则接回家居住。机构服务,则主要针对完全失能的老人,由专业机构为他们提供24小时“全天候”的照料陪护。

  以上所说的政策思路,很理想,但与当今的国情还有一些差距。譬如,中国70岁及以上的老人一般都有二三个子女,从传统习惯出发,即使他们已经很难很难生活自理也还是愿意待在家里,而不愿意去机构。“乐龄模式”与上述国情非常契合,但也给自身带来了困难。

  从发达国家看,与“乐龄模式”非常接近的是美国的PACE模式(社区性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但PACE模式通常以注册护士为中心来构成专业团队。要强调的是,在美国,护理本身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专业,注册护士是有处方权的,还可以开“护嘱”。



康尔乐护理床


    相关文章
  1. · 关于社区养老-日本有哪些经验可以
  2. · 康尔乐参展第二届中国国际养老产
  3. · 解决“中国式养老”困局:老有所医
  4. · 解读|我国养老保险及税收优惠政策
  5. · 扬帆起航创新局—中国第五届国际
  6. · 多功能护理床都有哪些功能介绍
  7. · 我省拟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
  8. · 中国“积分养老”模式正在更多城
  9. · 出谋划策 健全医养融合服务体系
  10. · 增收不增利倒逼房企谋变 养老地产

Copyright © 2016康尔乐-任丘医疗器械厂 冀ICP备16014615号 版权 所有: www.kangerle.com